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研究什么?记者一探究竟

发布时间:2021-08-12浏览次数:155

 成立半年多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研究什么?


 2020年11月30日,该研究院在复旦大学揭牌成立。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这家研究院的成立备受关注。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探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副院长刘岱淞告诉记者,该研究院采取边建边研模式,整合上海优势研究力量和资源,积极参与上海和全国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研究院已向上海和国家相关部门提交8期专报,供决策参考,收到了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的感谢信。2021年以来,研究院科研人员累计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55篇,其中SCI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有40篇。


 研究院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重大传染病病原学和生物安全研究及技术转化、重大传染病临床试验和诊治、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大数据与预警预测研究、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防控策略和政策研究。


 科研团队根据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和上海市及国家交办的重点研究任务进行设置,实行项目组长(以下简称PI)负责制。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开展,研究院与上海市各合作单位建立PI双向双聘机制。


 刘岱淞表示,目前,研究院已聘任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在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担任双聘PI,并启动专职PI的引进工作,5年内科研队伍规模预计超过300人,将建设形成“全链式”无缝衔接的共享技术平台。


 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研究院双聘PI,通过研究人员开展的课题管窥这家正在快速成长壮大的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疫苗接种结合非药物干预措施是目前最佳策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双聘青年PI、复旦大学公卫学院副教授杨娟所在的团队一直在科研前线攻关难题。


 2020年疫情初期,杨娟和团队研究了病毒潜伏期、基本再生数等关键传播动力学参数,当年2、3月开始研究非药物干预措施的防控效果,此后投入评估疫苗接种免疫策略的防控效果等多项课题。


 新近一项研究中,该课题组在中国新冠疫苗接种结合非药物干预措施防止疫情反弹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疫苗被视为有望终结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重要武器。截至8月10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超18亿剂次。 在人群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的过程中,能否、何时以及可多大程度地放松非药物干预措施,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科学问题。


 杨娟说,课题组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量阐明了疫苗接种可以大幅度降低新冠肺炎的疾病负担,但短期内,单纯依靠疫苗接种不足以预防局部暴发疫情发展成为大范围的流行。


 根据研究结果,在疫苗接种率达到群体免疫水平前,采取“大规模疫苗接种结合非药物干预措施”,是防止疫情反弹的最有效策略。


 杨娟说,团队近期一项发布在预印本的研究还提示,若仅接种18岁以上的成年人,目标人群的接种率即使达到100%,也无法建立群体免疫。扩大疫苗接种的目标人群到 3-17岁,对建立群体免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研究成果出来后,我们第一时间向上海和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研究报告,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撑服务。”杨娟说。


广谱抗体是对付病毒的另一种武器


 疫苗是对付新冠病毒的重要武器,依靠其他方式防控疫情同样值得探索,包括冠状病毒广谱中和抗体的研究。


 研究院双聘PI、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黄竞荷表示,其科研团队已筛选出非常广谱的冠状病毒抗体,既能够中和新冠病毒,也能够中和SARS病毒,甚至还能中和蝙蝠、穿山甲类动物携带的冠状病毒。


 黄竞荷强调,即使找到很好的抗体,依靠单个抗体的治疗,新冠病毒很快就会突变逃逸。因此,她们用针对冠状病毒不同保守位点的两个抗体构建了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双特异性抗体同时抓住病毒最保守的靶点位置,从而”锁死”病毒,即使病毒突变也无法逃逸,进而起到防控效果。


 她形容这种策略为“以不变应万变”,针对高突变的病毒,不能一直跟在新冠突变病毒的后面去研究对策,这样永远都跟不上新冠病毒突变的速度。


 “目前广谱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对包括新冠病毒及其突变株Alpha、Beta、Delta、Eta、蝙蝠和穿山甲冠状病毒在内的多种活病毒以及20多种难以被新冠抗体中和的天然单点突变株都有很强的中和活性。在动物实验中,我们发现广谱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的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都很好。”黄竞荷说,下一步希望能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临床试验,研究广谱抗体对感染了超级毒株病人的治疗效果。


 研究院另一位双聘PI、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研究员王乔,致力于探索B淋巴细胞中抗体生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并研究针对不同病原体或疫苗的人体B细胞免疫应答反应。他的团队在研究对抗新冠病毒的广谱抗体上也有突破。


 王乔告诉记者,团队找到了一个广谱抗体,已开展了体外实验、小鼠实验,对新冠病毒的防护效果非常值得期待,正在跟一家公司合作推动临床试验。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抗体,王乔解释,而直接把抗体接种到人身上,可以使那些接种疫苗后没有产生很好抗体的人群,获得很好的防护。


全球疫情防控研究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王伟炳也是研究院一名双聘PI,他的团队在输入性风险预测、全球疫情防控干预措施效果等研究领域已有不少成果。


 王伟炳介绍了2021年的一项研究。


 他说,科研团队选择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英国、美国、韩国、新加坡、印度作为研究对象,从这8个国家出现第一例患者到2021年6月底的新冠疫情走势,评估了非药物干预与疫苗的影响以及起效的滞后时间。


 研究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别检验了不同滞后时间下不同干预政策对疫情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关闭学校、工作场所,限制人群聚集和要求居家减少外出的政策,是有效的干预措施,政策起效的滞后时间约为14天。


 他说,2021年以来,虽然出现了值得注意的Delta等变异体,导致疫苗效果有所降低,但根据研究,疫苗接种仍然是有效的。除了可以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速度以及每日新增病例数,还显著降低了新冠患者的病死率。


 以英国和印度为例,王伟炳说,在2021年6月底,Delta变异体的检出率均超过90%,英国的每百人新增病例数大幅度超过印度,政策严格指数低于印度,但是由于英国的疫苗接种完成率10倍高于印度,所以英国新冠患者的病死率仅为印度的十分之一。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