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架构
    • 愿景使命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上海传染病论坛
    • 生物安全培训基地
  • 人才队伍
    • 人才队伍建设
    • 重大传染病病原学和生物安全研究及技术转化
    • 重大传染病临床试验和诊治
    • 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大数据与预警预测研究
    • 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防控策略和政策研究
  • 学生培养
  • 新闻中心
    • 要闻聚焦
    • 媒体资讯
    • 通知公告
  • 技术平台
    • 平台介绍
  • 人才招聘

新闻中心

  • 要闻聚焦
  • 媒体资讯
  • 通知公告
  •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要闻聚焦
  • 要闻聚焦

  • 2022年上海传染病论坛精彩回顾
    11月26日至27日,由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上海市医师协会、上海市医师协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师分会共同主办的2022年上海传染病论坛在沪举行。
    了解更多
  • 2022年上海传染病论坛开幕:聚焦新发突发传染病 深化国际科研合...
    为进一步深化新发突发传染病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疫苗、药物研发以及诊疗手段,11月26日至27日,2022年上海传染病论坛在沪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上海市医师协会、上海市医师协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师分会共同主办。本次论坛是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举办的第二届论坛。论坛聚焦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SARS-CoV-2的流行病学”“中医药抗疫病”“猴痘:自然史、诊断和生物学”“疫苗的发展”“抗SARS-CoV-2疫苗、抗体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制”“耐药细菌”和“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预防和治疗”等7大议题展开研讨。来自国内外顶尖大学、医院和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和医生汇聚一堂,交流思想、碰撞观点,从多个角度为传染病研究与防控贡献创新思路与最新成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会长徐建光,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徐建光指出,本次论坛聚焦新冠肺炎、猴痘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防控策略,更有益于大家掌握该领域及相
    了解更多
  • 市卫健委、市财政局赴市传研院开展专题现场调研督导
    8月2日,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衣承东赴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进行专题调研督导。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市传研院院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市卫健委财务处处长王惟、市财政局调研员杜敏娴陪同调研督导。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复旦大学、市传研院相关人员参加调研活动。衣承东实地考察了市传研院加强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新建科研共享平台,听取了市传研院相关情况汇报。衣承东对市传研院自成立以来短期内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成绩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此次落实市人大相关要求赴市传研院进行专题调研督导,成果丰硕。他表示,市卫健委作为市传研院理事单位和开办单位,将支持传研院进一步加强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运行管理和沟通协调机制,提升有效管理水平,加强市传研院发展建设投入,并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一步倾斜。杜敏娴对市传研院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情况表示充分肯定。她表示,市传研院作为上海市创新型研究机构中的标杆性单位,应继续加强规范性制度和内控体系建设,及时总结经验,探索创新性研究机构的经费管理模式。王惟对市传研院建设进展和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围绕加强
    了解更多
  • 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赴市传研院调研新冠病毒科研进展
    7月12日,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赴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调研新冠肺炎病毒相关科研进展。
    了解更多
  • 市传研院获赠检测前处理设备,助力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5月23日,苏州镁伽科技有限公司向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捐赠的2台价值超200万元样品前处理系统已全部到位,在技术人员安装调试后即将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对入校车辆进行全面消毒本次获赠的2台样品前处理系统可将大量需要人员操作的前处理步骤整合到一个封闭负压系统中,实现“管进板出”的样品前处理自动化。“与疫情赛跑,检测手段至关重要。”研究院技术支撑中心蔡启良主任介绍,“这2台设备进驻实验室后,能大大提高研究院核酸检测的效率,极大降低出错概率和工作量,同时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操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镁伽作为专注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并提供行业领先的生命科学自动化产品与服务的科技公司,我们义不容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中担当起社会责任。希望这次捐赠的2台样品前处理系统,帮助研究院能更好推进校园疫情放空工作,助力研究院实验室建设。”镁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工作人员正在搬运,2台样品前处理系统已全部到位。创新引领、科技赋能。目前,研究院多名教职工轮班驻校,奋战在校园第一线,在确保重点科技项目研发不停步的同时,依托这些“硬核”设备,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支撑,牢牢
    了解更多
  • “疾控女侠”带你飞:高级定制,这款防护服请来一打谢谢!
    了解更多
  •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举行
    为更好落实市委市政府指示,加快打造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的战略科技力量,2月17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召开第三次会议,总结开办一年来的成效,共商如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集聚培养优秀人才,强化协同攻关与国际合作。理事长、市政府副秘书长顾洪辉主持会议并讲话,为新任理事颁发聘书。院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作工作总结并汇报2022年计划。来自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科委、市人社局、市教委、市财政局、复旦大学、上海中医大、同济医学院、国药控股、上药集团、复星医药、上海巴斯德所等各理事单位近20位代表出席会议。2021年是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完整运营的第一年。一年来,研究院落实“公共卫生20条”和“科改25条”精神,始终立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紧扣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和重大生物安全事件需要,围绕国际性大都市高水平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目标,治理能力不断加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条件不断升级,合作平台不断拓展,科研产出稳步增加,社会影响逐步提升,较圆满地完成了从0到1的开办任
    了解更多
  •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调研...
    1月13日下午,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市传研院)院长吴凡率队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下简称公卫中心)调研交流。公卫中心党委书记方秉华,党委副书记、主任范小红,副主任沈银忠,市传研院副院长刘岱淞等出席了座谈交流会。双方就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领域的科研合作、团队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吴凡院长从成立背景、创新管理体制、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市传研院的基本情况。吴凡指出,研究院的建立旨在通过发挥复旦大学整体优势,整合上海优势研究力量与资源,汇聚全球菁英,面对建设上海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核心要求,聚焦上海和国家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领域重大问题,构建“全链式”技术共享平台。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公卫中心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科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传研院构建“全链式”共享平台的重要环节,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形成紧密协同的共建关系,共同探索上海等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之路,携手赋能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他表示,公卫中心作为上海应对各类重大传染病的“主力军”,承担了上海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的重要任务,得到了社会
    了解更多
  •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研究院成立一周年 !与病毒赛跑,加...
    了解更多
  • 聚焦学术前沿 搭建交流平台 | 2021上海传染病论坛暨申江健康论坛...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病毒不断变异对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持续挑战,与此同时,全球的科学家们也在病原、疫苗、药物、临床、流行病等各个领域快速推进新冠肺炎的相关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和进展。10月30日至31日,2021上海传染病论坛暨申江健康论坛在沪举行,论坛由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主办,上药康希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支持。本次论坛是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成立以来举办的首次论坛。论坛以“新冠肺炎的研究进展”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分别就新冠流行病学和防控、新冠临床特征和诊治,SARS-CoV-2的结构和受体结合、侵入和复制、特异性免疫应答、疫苗研发、疫苗保护效果7个议题进行研讨。来自国内外一线传染病防治和疫苗研发领域专家学者及相关从业人员通过线上或线下参会,共同为抗击新冠疫情献策。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邬惊雷,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凡,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左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了解更多
  • 首届上海传染病论坛研讨7大议题,基础科研凸显重大意义
    了解更多
  •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运行一年,加速攻关传染病防...
    了解更多
  • “一岁不到”成果不少,赋能精准防控——探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研究人员在工作中。本报记者海沙尔摄编者按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纵观人类历史,每次与疾病的较量,最有力的武器便是科学技术。今起,本报记者采访上海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厂家等,挖掘上海精准防控中的科技力量,让更多市民认识这座城市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幕后英雄。去年抗疫时分,上海在全国率先落地“公共卫生20条”,当年11月,上海市政府和复旦大学共同建设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并委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日常管理。精准的上海疫情防控背后,离不开这个新成立的机构。从首株新冠病毒分离、流调溯源病例、测评疫苗接种效力……诸多防控措施源于科技、长于科技。这个研究院是做什么的?疫情期间被上海市民亲切称为“疾控女侠”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教授出任院长,她告诉记者,“这一新成立的机构,重点工作就是整合上海科技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将上海优势单位协同起来,形成环环相连的科技攻关链,发挥整体优势,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体制创新,多方科技力量捏成拳头科技助力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这一目标已写入去年落地的“公共
    了解更多
  • 本周视点 “德尔塔”之问
    了解更多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1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2 跳转到 

Copyright © 2019 复旦大学上海市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研究院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18209-1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52

地址:上海市东安路130号

电话:+86 21 54237605

E-mail: siidb_hr@fudan.edu.com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