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研究院概况
研究院简介
现任领导
愿景使命
联系我们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成果
科研进展
上海传染病论坛
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
重大传染病病原学和生物安全研究及技术转化
重大传染病临床试验和诊治
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大数据与预警预测研究
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防控策略和政策研究
人才培养
招生信息
生物安全培训基地
新闻中心
要闻聚焦
媒体资讯
通知公告
技术平台
平台介绍
公共仪器
人才招聘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成果
科研进展
上海传染病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Vaccines | 黄忠/丛尧/刘庆伟团队在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工程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简称脊灰病毒,P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包含三种血清型(即PV1、PV2和PV3)。感染PV的患者常出现以肢体松弛性麻痹为主要症状的脊髓灰质炎,严重者可以导致瘫痪甚至死亡,多见于儿童,故又名小儿麻痹症。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8年发起了“全球小儿麻痹症根除计划”,但至今尚未达到预期目标。多年来,口服减毒脊灰病毒活疫苗(OPV)和灭活脊灰病毒疫苗(IPV)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小儿麻痹症发病率和脊灰病毒感染率,但作为传统疫苗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OPV和IPV在生产上均依赖于大规模培养和操作具有感染性的活病毒,因此存在病毒意外泄露的风险;而OPV在接种者体内有可能回复突变为强毒株并释放到环境中,对公共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消除脊灰病毒的目标,急需开发一种在生产和接种过程中均不涉及使用活病毒的新一代脊灰疫苗。2024年9月20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黄忠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丛尧研究员团队和华淞(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刘庆伟团队共同在国际学术期刊Vaccines上发表题为“Va
了解更多
EMI | 王鹏飞/朱轩团队开发广谱中和β冠状病毒的双特异性抗体
目前已知的冠状病毒主要分为四大类:α、β、γ、和δ。其中,已发现能够感染人类的有七种冠状病毒,其中SARS-CoV、MERS-CoV和SARS-CoV-2均属于β冠状病毒。非典病毒(SARS-CoV)和新冠病毒(SARS-CoV-2)均使用人类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作为其受体,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CoV疫情全球共导致超过8,000例感染和700多例死亡。SARS-CoV-2因其更高的传播率和免疫逃逸能力,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已造成超过7亿感染病例和超过70万死亡案例。另一种β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使用DPP4为受体,曾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此外,动物源性病毒的不断溢出增加了人类面临新流行病的风险,这凸显了开发有效针对具有大流行潜力的β冠状病毒的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因此,研发针对β冠状病毒的高效、广谱中和抗体显得至关重要。2024年9月11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鹏飞团队联合香港大学微生物系朱轩团队于知名期刊Emerging Microbes Infections发表题为“Bispec
了解更多
JVI | 王鹏飞/赵晓宇团队鉴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为肠道病毒感...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A71)为嗜神经性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是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手足口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部分患者可引起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致命性死亡[2, 3]。然而,目前还没有临床获批的针对EV-A71的抗病毒药物。肠道病毒与宿主因子的研究尚不完全明确,揭示关键宿主因子的作用机制研究可能为肠道病毒特异性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线索。宿主蛋白激酶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在许多病原体的复制和繁殖中发挥重要作用。先前王鹏飞团队和香港大学周婕团队合作于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 “Rock1 is a novel host dependency factor of human enterovirus A71: implication as a drug target”的研究论文,揭示了Rock1是EV-A71复制的新型宿主依赖因子,可作为开发抗EV-A71疗法的靶标。近日,王鹏飞/赵晓宇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了解更多
JMV | 王鹏飞团队开发新型疫苗展现广谱抗冠状病毒潜力
在传染病领域,SARS-CoV、MERS-CoV和SARS-CoV-2等人类冠状病毒构成重大威胁,导致严重呼吸道疾病,引起全球重大卫生紧急事件。特别是SARS-CoV-2病毒,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以来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其变异株的不断出现更是加剧了疫情的复杂性。此外,不断增加的动物源性病毒溢出风险凸显了开发有效应对具有大流行潜力冠状病毒干预措施的必要性。现有的疫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但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其保护效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病毒的关键区域——刺突(S)蛋白上的变异,可能会影响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的保护能力。因此,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设计出能够针对多种冠状病毒提供保护的疫苗,即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2024年9月16日,王鹏飞团队在知名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期刊发表题为“Broad‐spectrum coronavirus neutralization induced by hetero RBD‐Fc protein vaccine”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利用“Knob-into-Hole”技术,构建了多种异源二聚体和四聚
了解更多
STAR Protocols︱范小勇/胡志东团队发表卡介苗诱导小鼠骨髓来源巨...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是目前唯一获得临床许可的结核病疫苗,自1921年首次用于人类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用于预防结核病。在上个世纪,人们发现BCG除了可以预防结核病外,还能提供对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其他传染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BCG可以通过重新编程先天免疫细胞(例如巨噬细胞)的代谢和表观遗传修饰,增强它们对二次刺激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训练性免疫”。训练性免疫被认为是BCG诱导非特异性保护的机制之一。巨噬细胞作为研究训练性免疫最常用的细胞模型,但人原代巨噬细胞的难获得特性限制了其相关研究,且BCG准确定量也存在难点。2024年8月17日,复旦大学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范小勇/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胡志东研究组在Cell子刊STAR Protocol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Protocol for analyzing BCG-induced trained immunity in murine 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的实验方案文章(Protocol)。在此之前,范小勇课题组已
了解更多
王欣玲/姜世勃团队发现靶向HIV-1 gp41 NHR三聚体表面疏水性口袋...
2024年7月22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王欣玲/姜世勃团队在Current Research in Microbial Sciences(IF:4.8)上发表了题为“Alpaca-derived nanobody targeting the hydrophobic pocket of the HIV-1 gp41 NHR broadly neutralizes HIV-1 by blocking six-helix bundle formation”的研究论文。HIV-1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其表面糖蛋白gp120与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或CXCR4结合,诱导gp41的构象变化,使gp41的融合肽(fusion peptide,FP)释放并插入靶细胞膜中。此后,N端七肽重复序列(NHR)形成三聚体卷曲螺旋结构,导致其表面暴露一个保守的疏水口袋,随后,C端七肽重复序列(CHR)逆转并与NHR三聚体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六螺旋束(six-helix bundle, 6-HB),最终导致靶细胞膜与病毒囊膜之间的膜融合。因此,跨膜糖蛋白gp41从前发夹(pre-hai
了解更多
Science Bulletin | 基于T 细胞抗原的冠状病毒疫苗可有效抗击对...
目前获批紧急使用的第一代新冠病毒疫苗主要诱导体液免疫反应,虽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重症率及住院率,但对于高度变异的Omicron变异株和亚变体(如XBB.1.5等)几乎全部失效。因此,研发基于T 细胞抗原的冠状病毒疫苗或T/B细胞嵌合疫苗以激发高效、长效和广谱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成为当务之急。最近,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复旦大学姜世勃教授(主通信作者)、王鹏飞青年研究员(共通信作者)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周浩特聘研究员(第一作者、共通信作者)一起在Science Bulletin(IF2023:18.8,中科院1区)在线发表了“Development of T cell antigen-based human coronavirus vaccines against nAb-escaping SARS-CoV-2 variants”的review article,阐述了针对逃逸中和抗体的新冠突变体开发基于T 细胞抗原的人类冠状病毒疫苗的研究策略并概述了T细胞疫苗的优势与挑战。中和抗体等体液免疫反应往往比细胞免疫反应减弱得更快,广谱性更差,而长效 T 细胞可直接杀死受感染细胞或帮助
了解更多
CMI | 余宏杰课题组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血清流行病学领域取得重要进...
近期,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复旦大学余宏杰课题组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血清流行病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Antibody responses to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erological study in Southern China, 2021”为题,于6月29日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发表在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导致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在全球广泛流行。人群对RSV普遍易感,其中婴幼儿、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疾病负担沉重,易进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并引发严重的临床症状。近年来,随着RSV F蛋白融合前(pre-F)构象的解析和新的中和敏感表位的鉴定,RSV免疫制剂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针对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的RSV长效单抗和疫苗在多国获批上市。了解各年龄组人群的RSV免疫水
了解更多
EMI |黄忠/梁小珍团队在柯萨奇病毒B4型疫苗研发中取得进展
柯萨奇病毒B4型(CVB4)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一个成员,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CVB4感染可导致一系列急性和慢性疾病,包括手足口病、肺炎、脑膜炎、心肌炎、胰腺炎及I型糖尿病。目前尚无针对CVB4的商业化疫苗。近年来,CVB4在中国的流行率上升,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引起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的第二位病原体。因此,加快研发CVB4疫苗对于保障我国儿童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4月5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黄忠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梁小珍研究员团队共同在国际学术期刊Emerging Microbes infections(IF=13.2)上发表题为“Immunogenicity and protective efficacy of inactivated coxsackievirus B4 viral particles”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基于CVB4灭活病毒颗粒的候选疫苗的制备、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并且揭示了中和抗体在体内抗病毒保护中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人员在黄忠和梁小珍研究员的指导下,采用β-丙内酯作为灭活剂对 CVB4感染细胞裂解物
了解更多
Science Advances | 范小勇等团队揭示亚油酸代谢介导不同卡介苗...
卡介苗 (Bacille Calmette-Guérin,BCG) 自1921年首次在人体接种后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预防结核病,至今仍是唯一在临床使用的结核病疫苗。由于早期低温储存和冻干技术的缺乏,BCG的保存和生产只能通过细菌的不断传代完成;在该过程中,全球各实验室保藏的原始BCG菌株因此不断进化并产生了不同的BCG菌株亚型。流行病学分析发现,不同BCG亚型菌株所诱导的抗结核保护效力不尽相同;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BCG菌株在基因组、蛋白和脂质组成上均存在差异。除了预防结核病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BCG对其它感染性疾病、肿瘤以及自身免疫病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特异性保护。其中,大剂量反复BCG膀胱内灌注依然是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的常规且有效治疗手段,已有研究表明不同BCG菌株治疗膀胱癌的疗效亦存在差异。最近研究发现,BCG可以通过固有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以及表观遗传修饰等来增强机体应对二次刺激时的反应,这一现象被命名为“训练性免疫”(Trained immunity)。训练性免疫被认为是BCG诱导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然而,不同BCG菌株诱导训练性免疫的异质性及其机制仍然
了解更多
mBio | 姜世勃/陆路/徐巍团队证明含红藻凝集素G和通用冠状病毒融...
2024年4月9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姜世勃/陆路/徐巍团队在mBio(中科院一区,IF:6.4)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nhibition of influenza A virus and SARS-CoV-2 infection or co-infection by griffithsin and griffithsin-based bivalent entry inhibitor”的研究论文。以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为代表的呼吸道病毒曾多次引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大流行,导致数千万人死亡。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季节性流感,而甲型流感病毒(IAV)更易引发全球大流行。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H5N1)分支2.3.4.4b影响全球鸟类,成为最大规模的禽流感疫情,已有跨洲际和跨物种传播,未来可能感染人类并引发全球大流行。由新冠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冠(COVID-19)疫情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及其亚变体成为主要流行株,比早期新冠病毒显示出更强的受体结合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突破性感染和再
了解更多
CMI | 何睿课题组揭示Chemerin/CMKLR1轴参与抗皮肤金黄色葡萄球...
在感染部位启动适度的宿主应答对清除病原体和避免过度炎症损伤非常重要。因此,深入了解组织特异表达因子对宿主应答的调控,有助于优化组织环境诱导更为安全有效的抗感染应答。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医院和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皮肤是金葡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重者可以发生血源性扩散,引起危及生命的侵袭性感染。Chemerin是一个脂肪因子,其功能性受体CMKLR1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和脂肪细胞。既往研究表明Chemerin/CMKLR1轴可以抑制病理性中性粒细胞炎症,减轻组织损伤。有意思的是,Chemerin在结构和进化上与抗菌肽蛋白cathelicidin具有较高同源性,体外实验显示Chemerin具有直接杀伤金葡菌的能力。然而,对Chemerin/CMKLR1轴在皮肤金葡菌感染中所起的作用及机制并不清楚。 近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何睿课题组联合眼耳鼻喉医院李华斌课题组在Cellular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了题为The chemerin-CMKLR1 axis in keratin
了解更多
J INFECTION | 姜世勃/熊利泽/王欣玲合作团队证明接种灭活疫苗的...
2024年3月13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姜世勃/陆路/王欣玲团队与上海同济大学的熊利泽/满秋红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Infection(影响因子:28.8)上发表了题为“Strong cross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sarbecoviruses but not merbecoviruses in SARS-CoV-2 BA.5/BF.7-infected individuals with or without inactivated COVID-19 vaccination”的研究论文。虽然新冠疫情已接近尾声,但出现新的高致病性沙贝克病毒(Sarbecoviruses)包括 SARS-CoV、新冠病毒和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和玛贝克病毒(Merbecoviruses)包括MERS-CoV和MERS相关冠状病毒(MERSr-CoV)的可能性令人担忧(姜世勃注:目前在网上有关Sarbecovirus的中译名有三个:沙贝冠状病毒、沙贝病毒、沙贝克病毒。从音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沙贝克病毒”比“沙
了解更多
CRM | 陆路/姜世勃/刘泽众团队揭示创新佐剂可增强RBD中弱势保守...
2024年2月29日,复旦大学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基础医学院的陆路/姜世勃/刘泽众团队在Cell Press旗下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IF=14.3) 上发表了题为“Neutralization of SARS-CoV-2 BA.2.86 and JN.1 by CF501 adjuvant-enhanced immune responses targeting the conserved epitopes in ancestral RBD”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团队研发的创新佐剂,成功激发了原始新冠病毒RBD中的保守表位,产生了广谱中和抗体,对当前最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亚变体BA.2.86和JN.1均表现出强效的中和作用,进一步验证了团队提出的“以不变应万变”疫苗研发策略的可行性。新冠病毒不断的变异逃逸了之前大部分研发的中和抗体。研究发现,靶向RBD蛋白中保守中和位点的广谱中和抗体—SA55和BN03对目前流行的包括BA.2.86在内的多种变异株仍具有强效的中和作用。然而,通过疫苗免疫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大部分为疫苗抗原特异性的抗体,较难诱导产生高
了解更多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1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