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市传研院6位PI入选科睿唯安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发布时间:2023-11-24浏览次数:10



图片





2023年11月1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发布了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共计6位PI上榜,较去年增加2位。他们分别是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姜世勃教授和陆路研究员;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和余宏杰教授;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鹏飞教授;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凤才教授。







图片





姜世勃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 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已在Cell(x3)、Nature(x2)、Science(x2)、Lancet(x4)、CNS子刊(x71)等SCI杂志发表572篇科学论文(总影响因子:7,662, 篇均IF:13.4;总被引:45,327次,篇均被引:79次;h指数:105),连续8年入选爱斯唯尔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连续3年入选科睿唯安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曾担任 Lancet 的编辑顾问,现担任EMI、Antiviral Res等8个SCI杂志的编委。已申请发明专利111项,授权55项,转让11项,已开发出5类(项)创新性医药或医疗产品。根据其专利开发的国际首个多肽类抗艾滋病药物 (恩夫韦肽) 于2003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因此而开辟了病毒融合/入侵抑制剂新领域,并在该领域内保持国际领跑地位。近期开发出国际首创的通用冠状病毒融合抑制剂候选药物—EK1多肽,现在II/III期临床试验中。引领开发的HPV入侵抑制剂产品,应用于中国千余家医疗机构,50多万患者受益。在国际上率先证明SARS-CoV S蛋白RBD具有高中和免疫原性,从而开辟了靶向RBD的冠状病毒疫苗和抗体新领域。研发出系列冠状病毒候选疫苗和中和抗体,包括国际首创的基于RBD/新型佐剂的高效长效泛沙贝冠状病毒候选疫苗。







图片





陆路是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重点实验室/病原生物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聚焦于研究抗病毒“蛋白类失活剂”的基础理论,并以HIV、ZIKV等病毒为模式生物深入揭示该新型蛋白药物的设计规律及独特机理,丰富了病毒入侵抑制剂的研究领域;完善了研究I型包膜病毒膜融合机制和相关抑制剂的系统技术体系,并利用该体系揭示中东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的入侵靶细胞的关键蛋白质机器—融合活性六螺旋特征,并设计研究了针对该靶点的多肽类入侵抑制剂;近5年来,在国际学术期刊(如Cell、Science、Cell Research(×3),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3),PNAS(封面)等刊物)上发表第一/通讯(含共)SCI论文46篇,其中高水平论文(IF>10)18篇,高被引论文4篇;实践转化医学,8项专利成功转让及转化,形成2项产品上市销售。







图片





阚海东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授、副院长,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杰出教授。从事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的教学科研工作。任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空气质量准则制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杂志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杂志副主编。代表性论文发表于Nature、NEJM、BMJ等期刊,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国高被引学者”。曾获NEJM年度最佳论文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国务院特殊津贴、美国环保署科学技术成就奖、美国胸科协会David Bates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等。







图片





余宏杰是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主任。长期从事新发传染病和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研究。近年来,主要针对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我国人民健康的新发、重大传染病(如:新冠肺炎、禽流感、季节性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等),紧密结合国家防控一线的重大需求,从公共卫生群体健康出发,凝练和发掘科学问题。


综合运用经典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宿主和病原遗传学、卫生经济学、现代统计学、地理信息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在新冠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季节性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传播动力学、流行病学参数、疾病负担、干预措施和临床管理的评价、病原体感染机制和宿主免疫应答机制,以及疫苗的效力、效果、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评价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公共卫生政策,支持新发、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决策。


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英文论文>255篇,IF计5,252,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并列)发表SCI论文172篇,IF合计3,434,其中IF>10为84篇。24篇同期配发专家述评,20篇以fast track发表。Google Scholar总引用39,876次,h-index 79;25篇ESI高被引论文。







图片





王鹏飞是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入选Elsevier“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被聘为复旦大学首届“小米青年学者”;曾获“上海科技青年引领35人计划”提名奖、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优秀入围奖”等。


长期从事新发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包括针对病毒的抗体和药物筛选、疫苗评估以及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研究等。至今发表论文60多篇;累计引用8000余次;其中以(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3篇)、Nat. Rev. Immun.、Cell Host & Microbe (2篇)、Cell Discovery (2篇)、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申请中国专利10项、美国专利3项、国际专利1项,其中3项获授权;多项成果正在或准备进行临床试验。担任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会员、Infectious Diseases & Immunity杂志编辑以及Viruses和Frontiers in Immunology客座编辑。






图片




朱凤才是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临床疫苗学专家,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WHO新冠疫苗优先次序工作组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临床研究分会主任委员,首届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待遇,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Lancet人物专访:“朱凤才,引领中国疫苗评价”。


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项目、国自然等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主持过十二家疫苗研发机构十六个品种39项疫苗临床试验项目,全面覆盖五条技术路径;发表论文五百五十多篇,其中SCI期刊论文245篇,研究结果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N Engl J Med、Lancet、Nat Med、Lancet Respir Med、Lancet Infect Dis发表论著20篇,其中N Engl J Med发表3篇、Lancet发表7篇,ESI高被引11。




科睿唯安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每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对所在学科做出重大贡献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遴选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中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和广泛影响的顶尖科学人才。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1,300多个机构的6,849名科学家入选2023年度榜单,其中中国内地有1,275人次入选,较去年增加了106人次。今年名单是根据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11年期间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遴选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