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市传研院多名PI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

发布时间:2023-10-16浏览次数:10

2023年10月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数据库(Elsevier)发布了第六版“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统计了科学家职业生涯期间的综合影响力表现)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反映了科学家上一年度的学术影响力)。复旦大学、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姜世勃、阚海东、朱凤才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榜单阚海东、姜世勃、朱凤才、谢幼华、余宏杰、陆路、王鹏飞、何纳、宋元林、张荣、张文宏、陆五元、陈红专和马志军共14位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榜单(按照排名顺序排列)。



图片




该榜单作为一个公开可用的被引科学家数据库,提供了关于引用、h指数(H-index,用于评估科研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共同作者调整后的h指数、不同作者位置的论文引用和综合指标(c分数)的标准化信息。该榜单根据标准的科学矩阵分类,科学家被分为22个科学领域和174个子领域,为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提供了一个衡量指标,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




图片




在“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姜世勃全球排名第18,155;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姜世勃全球排名第4,544,领域为病毒学,同时也是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第2名。


姜世勃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 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已在Cell(x3)、Nature(x2)、Science(x2)、Lancet(x4)、CNS子刊(x71)等SCI杂志发表572篇科学论文(总影响因子:7,662, 篇均IF:13.4;总被引:45,327次,篇均被引:79次;h指数:105),连续8年入选爱斯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担任 Lancet 的编辑顾问,现担任EMI、Antiviral Res等8个SCI杂志的编委。已申请发明专利111项,授权55项,转让11项,已开发出5类(项)创新性医药或医疗产品。根据其专利开发的国际首个多肽类抗艾滋病药物 (恩夫韦肽) 于2003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因此而开辟了病毒融合/入侵抑制剂新领域,并在该领域内保持国际领跑地位。近期开发出国际首创的通用冠状病毒融合抑制剂候选药物—EK1多肽,现在II/III期临床试验中。引领开发的HPV入侵抑制剂产品,应用于中国千余家医疗机构,50多万患者受益。在国际上率先证明SARS-CoV S蛋白RBD具有高中和免疫原性,从而开辟了靶向RBD的冠状病毒疫苗和抗体新领域。研发出系列冠状病毒候选疫苗和中和抗体,包括国际首创的基于RBD/新型佐剂的高效长效泛沙贝冠状病毒候选疫苗。




图片




在“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阚海东全球排名第66,660;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阚海东全球排名第2,698,领域为环境科学。


阚海东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授、副院长,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杰出教授。从事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的教学科研工作。任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空气质量准则制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杂志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杂志副主编。代表性论文发表于Nature、NEJM、BMJ等期刊,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国高被引学者”。曾获NEJM年度最佳论文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国务院特殊津贴、美国环保署科学技术成就奖、美国胸科协会David Bates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等。




图片




在“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朱凤才全球排名第145,294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朱凤才全球排名第29,030,领域为病毒学。


朱凤才是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临床疫苗学专家,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WHO新冠疫苗优先次序工作组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临床研究分会主任委员,首届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待遇,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Lancet人物专访:“朱凤才,引领中国疫苗评价”。


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项目、国自然等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主持过十二家疫苗研发机构十六个品种39项疫苗临床试验项目,全面覆盖五条技术路径;发表论文五百五十多篇,其中SCI期刊论文245篇,研究结果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N Engl J Med、Lancet、Nat Med、Lancet Respir Med、Lancet Infect Dis发表论著20篇,其中N Engl J Med发表3篇、Lancet发表7篇,ESI高被引11。




图片




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谢幼华全球排名第52,179,领域为病毒学。


谢幼华是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主任。建立乙肝病毒载体系统,成为示踪乙肝病毒感染细胞的技术平台,同时也具有开发为肝脏靶向基因治疗载体的潜能(专利ZL201110039085.0);设计和发展了一种基于短肽的抗HBV感染的进入抑制剂(专利ZL201110122517.4);揭示细胞因子IL-21和IL-33在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清除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在慢性乙肝治疗中的潜在用途;揭示了以PROX1为核心的肝癌转移新机制,藉此提出了治疗肝癌转移的新策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上海市科委“启明星”项目,“启明星跟踪”项目,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或学术骨干参加了973项目和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




图片




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余宏杰在微生物学领域全球排名第59,120;普通内科领域全球排名第421,225。


余宏杰是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主任。长期从事新发传染病和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研究。近年来,主要针对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我国人民健康的新发、重大传染病(如:新冠肺炎、禽流感、季节性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等),紧密结合国家防控一线的重大需求,从公共卫生群体健康出发,凝练和发掘科学问题。


综合运用经典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宿主和病原遗传学、卫生经济学、现代统计学、地理信息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在新冠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季节性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传播动力学、流行病学参数、疾病负担、干预措施和临床管理的评价、病原体感染机制和宿主免疫应答机制,以及疫苗的效力、效果、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评价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公共卫生政策,支持新发、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决策。


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英文论文>255篇,IF计5,252,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并列)发表SCI论文172篇,IF合计3,434,其中IF>10为84篇。24篇同期配发专家述评,20篇以fast track发表。Google Scholar总引用39,876次,h-index 79;25篇ESI高被引论文。




图片




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陆路全球排名第60,126,领域为病毒学。


陆路是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重点实验室/病原生物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聚焦于研究抗病毒“蛋白类失活剂”的基础理论,并以HIV、ZIKV等病毒为模式生物深入揭示该新型蛋白药物的设计规律及独特机理,丰富了病毒入侵抑制剂的研究领域;完善了研究I型包膜病毒膜融合机制和相关抑制剂的系统技术体系,并利用该体系揭示中东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的入侵靶细胞的关键蛋白质机器—融合活性六螺旋特征,并设计研究了针对该靶点的多肽类入侵抑制剂;近5年来,在国际学术期刊(如Cell、Science、Cell Research(×3),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3),PNAS(封面)等刊物)上发表第一/通讯(含共)SCI论文46篇,其中高水平论文(IF>10)18篇,高被引论文4篇;实践转化医学,8项专利成功转让及转化,形成2项产品上市销售。




图片




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王鹏飞全球排名第62,231,领域为病毒学。


王鹏飞是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被聘为复旦大学首届“小米青年学者”;曾获“上海科技青年引领35人计划”提名奖、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优秀入围奖”等。


长期从事新发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包括针对病毒的抗体和药物筛选、疫苗评估以及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研究等。至今发表论文60多篇;累计引用8000余次;其中以(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3篇)、Nat. Rev. Immun.、Cell Host & Microbe (2篇)、Cell Discovery (2篇)、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申请中国专利10项、美国专利3项、国际专利1项,其中3项获授权;多项成果正在或准备进行临床试验。担任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会员、Infectious Diseases & Immunity杂志编辑以及Viruses和Frontiers in Immunology客座编辑。




图片




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何纳全球排名第67,311,领域为毒理学。


何纳是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流行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国家艾滋病防控需求为导向,围绕“降低新发感染率”和“降低病死率”为目标,形成了艾滋病传播风险和预防干预技术策略、HIV感染与衰老及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的关联机制与防控等研究方向。研究团队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项目、全球基金项目、上海市项目、美国NIH项目等研究课题,系统研究了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暗娼人群、吸毒人群、HIV感染者配偶、农民工等重点人群艾滋病感染和传播风险,建立了MSM人群个体感染HIV风险评估工具并得到大规模网络在线推广应用;通过大规模人群现场实验,研究证实和定量评价了及时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减少HIV单阳夫妻间二代传播,科学评估了“MSM人群暴露前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HIV新发感染”策略的接受度和有效性,为国家实施HIV单阳夫妻间艾滋病传播控制战略和MSM人群生物医学干预提供关键决策依据;利用流行病学大数据分析,绘制了首份我国艾滋病患者肿瘤发病图谱,并应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了我国HIV感染者及高危人群中卡波西肉瘤相关病毒(KSHV)、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乳头瘤病毒(HPV)、Epstein-Barr病毒(EBV)等恶性肿瘤病毒的感染率和复制水平及其基因亚型特征;建立了国际前沿的HIV感染与衰老前瞻性研究队列(CHART队列),应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初步明确了HIV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关联机制及其预防干预,为艾滋病临床诊疗规范提供科学指导。




图片




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宋元林全球排名第122,393,领域为生理学。


宋元林是上海市教委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领军人才;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上海市呼吸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肺部炎症与损伤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康复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副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预防专委会常委,Respirology 副主编,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编委等。


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自然基金重点,项目,973子课题,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17项课题。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引用20000余次。参与编写教材及8本著作。先后获得上海市医学奖(二等),科技进步奖(二等),中华医学奖(三等)等。




图片




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张荣全球排名第148,773,领域为病毒学。


张荣是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系/教育部、卫健委、中国医科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聚焦重要新发人畜共患病毒的入侵机制特别是入胞受体的鉴定发现等,以及基于入侵的抗病毒策略、细胞与动物模型、组织嗜性与致病、跨种传播等研究。鉴定发现了宿主信号肽酶能有效切割黄病毒的多聚蛋白并促进复制与包装(Zhang et al., Nature 2016);鉴定发现了致关节炎类甲病毒的入胞受体,决定了致病、组织嗜性和跨种传播(Zhang et al., Nature 2018)。2022年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18年国家海外引进青年人才,2018年美国STAT Wunderkinds Award获得者。




图片




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张文宏全球排名第159,147,领域为微生物学。


张文宏是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长期从事不明原因发热,各种疑难感染性疾病的查因与诊治,包括难治性细菌感染、结核等分枝杆菌感染、真菌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的诊治。擅长病毒性肝炎等慢性肝病的诊治,主张将基础研究和临床的紧密结合,善于以循证医学和最新科研进展为基础为患者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以诊治疑难和重症感染性疾病在全国闻名。目前是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收治病人70%以上系来自全国各地的感染性疾病的疑难杂症与难治性肝病。曾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科技奖、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银蛇奖等荣誉。




图片




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陆五元全球排名第204,128,领域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陆五元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特聘教授,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在实验室在防御素的结构、功能及分子机理等基础研究领域,在研发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药物等临床前研究领域,在蛋白质全化学合成及翻译后修饰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Science, Immunit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等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被引用近12000次,H因子60。当选为第十届抗微生物多肽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副主席、第十一届会议主席。曾获得主要来自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各类研究资助1200万美元,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防御素促进志贺菌感染的结构基础及药物发现”。




图片




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陈红专全球排名第244,624,领域为药理学与药学。


陈红专,二级教授、博导、上海市政府参事。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名誉院长,上海市中药化学生物学前沿科学基地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中医药疫病研究中心主任兼聘PI等;任中国药学会副理长、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理事长等;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中药学战略创新团队负责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药学)等。担任Transl Neurodegen副主编, Acta Pharmacol Sin、CNS Neurosci & Therapy等SCI杂志编委,中国药学杂志副主编,中国临床药学杂志副主编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础和临床药理学、脑靶向和肿瘤靶向的纳米医学、中西医药汇聚创新研究。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发表Nat Med、Cell Metabol、Sci Transl Med、Nat Chem Biol、Adv Sci、J Hepatol、Eur Respir J、Nat Commun、BJP、JMC等高水平SCI论文380余篇,引用>12,000余次。申请或授权国际和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主编《近代中医要集汇刊(80册)》,主编或副主编《药理学》《高等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教程》教材或专著10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3项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霍英东基金会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




图片




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马志军全球排名第413,762,领域为鸟类学。


马志军是上海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聘PI,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动物学会副理事长;Ibis、Journal of Avian Biology、Ecological Research等学术刊物副主编/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曾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9年,排名第3)、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年,排名第3)、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排名第3)、郑作新鸟类科学青年研究奖(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排名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