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细菌检测实验室主任,主任技师。
第十六届上海市微生物学会理事,第七届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委会主任委员。
潜心病原体检测技术研究,聚焦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难点。
建立了“病原微生物综合检测和监测技术平台”,研发建立快速的高通量检测技术,为及时锁定应急突发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提供了技术支撑。主持国家、市级科研项目10多项,是“上海市第三轮公共卫生行动计划”--卫生微生物重点学科负责人;完成10余篇SCI文章,发现了2个在中国占优势的脑膜炎奈瑟菌耐药克隆ChinaCC4821-R1-C/B(中国特有)和ChinaCC5-R14-A。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了APEC峰会、奥运会足球赛区、“世博会”、手足口病、新型甲流防控、生物恐怖因子排查、2019年新冠病毒的检测、本市首批德国大肠杆菌O104标本的检测、重要人员VIP标本检验等重大活动和事件的应急检验和检测工作。为保障本市的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结合实际工作,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市区两级病原网络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突破相关体制和机制的瓶颈,率先在全国挂牌和成立了PulseNetChina首家区域中心实验室及国家致病菌网络实验室,实现了“科研型项目”的应用转化。不断提升公共卫生实验室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在本市“第47期院士沙龙”上,做了“细菌的耐药性与公共卫生安全”的主题交流。是第十六届上海市微生物学会理事、上海市食品地方标准评审专家、第十一届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及秘书、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
第十五届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第1人)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6人)和二等奖(第4)人
第二届“上海市十佳医技工作者提名奖”
第二十九届上海市优秀发明发明项目奖金奖(第6人)
201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排名第六
2015年第二届“上海市十佳医技工作者提名奖”
2016年第十五届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 排名第一
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四
2017年获第二十九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 排名第六
2020年上海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