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个人邮箱:shibojiang@fudan.edu.cn
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重点实验室教授,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项目首席科学家,复旦-锦波功能蛋白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1、基于多肽和抗体等蛋白质的病毒入侵抑制剂的设计、评价以及机制研究;
2、高致病性新发与再现病毒的入侵靶细胞机制;
3、高致病性新发与再现病毒的疫苗以及佐剂研发;
4、具有新型生物功能的活性蛋白质及生物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姜世勃主要从事广谱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截至2024年4月,姜世勃已在Cell(x3)、Nature(x2)、Science(x2)、Lancet(x4)、CNS子刊(x92)等杂志发表584篇SCI论文(总影响因子:7,655, 篇均IF:13.1;总被引:48,602次,篇均被引:83次),h指数为107;连续8年入选爱斯唯尔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连续3年入选科睿唯安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姜世勃为国际抗病毒研究学会、国际艾滋病学会、美国微生物学会、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会员,曾是国际顶尖医学杂志The Lancet的编辑顾问(Editorial Consultant),现是Viruses副主编, Science Bulletin、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Antiviral Research、Microbes and Infection、Retrovirology、Biochemical Journal、PloS ONE、Current Research in Microbial Sciences、The Open AIDS Journal 等SCI杂志的编委,Frontiers in Immunolog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的客座编辑,为Cell、Nature、Science、Lancet等80多家英文杂志审稿(每年超过60篇),为美国健康研究院(NIH)、香港研究资助局(RGC)、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加拿大健康研究院(CIHR)、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A*STAR)评审委员。
姜世勃教授与其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了第一个高效的抗艾滋病病毒(HIV)的C-多肽-SJ-2016,其发明专利转让给美国药物公司开发出国际上首个基于“病毒进入抑制剂”(Virus entry inhibitor)的抗艾滋病病毒(HIV)多肽药物-恩夫韦肽(Enfuvirtide,Fuzeon,俗称为“T-20”),因此开辟了研发病毒进入抑制剂和抗病毒多肽药物的新领域;在此基础上又先后发现了抗SARS-CoV、MERS-CoV、HCoV-229E、ZIKV和SARS-CoV-2的多肽。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他们研发出国际首创的通用冠状病毒(pan-CoV)融合抑制剂—EK1多肽,可以抑制所有已知的人冠状病毒感染。作为一类新药,EK1雾化剂于2021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现正在II/III期临床试验中检测其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
在国际上率先证明SARS-CoV S蛋白RBD具有高中和免疫原性,从而开辟了靶向RBD的冠状病毒疫苗和抗体新领域。研发出系列冠状病毒候选疫苗和中和抗体,包括国际首创的基于RBD/新型佐剂的高效长效泛沙贝冠状病毒候选疫苗。
其团队发现经酸酐修饰蛋白可高效地抑制性传播病毒(艾滋病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其发明专利转让给山西锦波生物医药公司开发出“抗人乳头瘤病毒(HPV)生物蛋白敷料”,2012年经山西省药监局审批上市,已在中国1,300多家医院(包括数百家三甲医院)使用,近100万HPV感染者获益,临床数据显示16/18型高危HPV患者完成一疗程后转阴率达80%以上。
姜世勃作为复旦-锦波功能蛋白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其团队参与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材料系列产品的开发,其中的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作为中国第一款具有三类医疗器械证的重组胶原蛋白在2021年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在阴道粘膜、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烧伤创面、口腔黏膜修复、骨科及医美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超百亿元的市场潜力,该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姜世勃加入复旦大学后,为本校培育和引进了十几位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组建高端创新团队。
· 发明专利
截至2024年4月,姜世勃已申请美国、中国、国际专利118项,获得授权58项,专利完成转让、转化11项, 已开发出5类(项)创新性医药或医疗产品。
专利申请日期 | 专利名称 | 授权专利号 | 发明人 |
1992年3月26日 | Synthetic peptides as inhibitors of HIV-1 | USP5444044 | Shibo Jiang, Kang Lin, A. Robert Neurath |
2000年3月14日 | Screening of antiviral compound targeted to the HIV-1 gp41 core structure | USP6596497 | Shibo Jiang, Asim K. Debnath |
2012年3月14日 | 一种可用于预防和控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剂的其制备方法 | ZL201210066696 | 杨霞,姜世勃,陆路 |
2016年1月30日 | 广谱地抑制人类冠状病毒感染的多肽及其应用 | ZL201610070216.4 | 姜世勃, 陆路, 夏帅,王茜,于飞 |
2017年10月20日 | 抗HIV病毒的JB01蛋白直肠凝胶制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 ZL201510360657.3 | 姜世勃,陆路,朱赟,王茜,杨霞,兰小宾,何振瑞 |
2020年2月6日 | 多肽、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ZL202180001804.1 | 姜世勃、陆路、夏帅、杨霞 |
2020年7月13日 | 广谱抗包膜病毒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ZL202010667795.7 | 姜世勃、陆路、蒲静、杨霞 |
2020年8月20日 | 广谱失活HIV-1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ZL202010843311.X | 姜世勃、陆路、蒲静、王茜 |
2021年6月4日 | 多肽、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ZL 2021 1 0625422.8 | 王茜,陆路,姜世勃,周洁,徐巍,徐菱 |
2021年7月1日 | 融合蛋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ZL 2021 1 0749034.0 | 姜世勃,陆路,蔡艳星,徐巍,王茜 |
· 承担项目
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经费 |
2000年12月— 2003年9月 | Identification of small cyclic anti-HIV peptides using phage display systems | 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青 | 40万元 |
2011年1月— 2020年12月 | 抗HPV感染阴道凝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及应用 | 横向课题 | 60万元 |
2012年1月—2015年12月 | 基于重组蛋白的HIV灭活剂的设计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60万元 |
2012年1月—2015年12月 | 抗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广谱疫苗的研发 | 科技部港澳台科技合作项目 | 180万元 |
2012年1月—2016年12月 | 重要病毒持续性感染形成和维持的分子机制研究: (1) HBV和HIV入侵靶细胞的分子机制 | 国家973计划 | 285万元 |
2013年1月—2013年12月 | 靶向gp120和gp41的多特异性HIV-1进入抑制剂 | 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 30万元 |
2014年1月—2016年12月 | 三特异性多价HIV-1灭活剂与潜伏病毒激活剂的联合使用作为艾滋病的治愈策略 | 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 180万元 |
2017年1月—2021年12月 | 基于药物缓释技术的艾滋病新型生物预防产品的研发 | 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 | 669万元 |
2017年1月—2021年12月 | 预防HIV性途径感染的直肠杀微生物剂研究 | 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 | 411万元 |
2017年1月—2021年12月 | 靶向HIV-1 gp41和gp120高保守区的纳米抗体-CD4单域大分子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275万元 |
2017年5月—2022年5月 | 复旦大学姜世勃教授耐药病原微生物感染防治策略 | 深圳三名工程项目 | 200万元 |
2018年12月—2021年11月 | 继续建设“复旦-锦波功能蛋白质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 | 联合实验室横向课题 | 1000万元 |
2019年1月—2024年1月 | 预防病毒性传播的生物制剂的开发 | 横向课题 | 400万元 |
2020年1月—2024年12月 | 超大容量人工免疫分子文库的设计与合成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78.2万元 |
2020年3月—2022年3月 | 基于RBD的广谱抗β属冠状病毒B亚群(β-CoVB)新型疫苗的设计及其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新冠专项项目 | 150万元 |
2020年9月—2021年6月 | 以STING激动剂为佐剂的抗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的研究 | 国际合作横向项目 | 95.6万元 |
2021年1月—2023年12月 | 靶向SARS-CoV-2棘突蛋白S2亚单位上HR1区的小分子类广谱冠状病毒融合抑制剂的研究 | 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白俄罗斯国际合作项目) | 150万元 |
2022年1月—2024年12月 | 冠状病毒S蛋白S2亚单位中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靶点的研究 | 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 78万元 |
2024年1月—2026年12月 | 多价与通用型新冠、流感广谱疫苗的研制和评价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218.2万元 |
2024年1月—2028年12月 | 针对重要RNA病毒变异的广谱抗病毒候选药物研究 | 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280万元 |
2024年4月—2027年3月 | 冠状病毒-膜系统的互作机制及新型干预靶点研究 | 广州国家实验室专项 | 300万元 |
2022,从事教育工作40年及以上荣誉证书,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2022,2020-2022年度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优秀奖励计划”特别贡献奖,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2021,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奖,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21,2018/2019年度优秀教师奖,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2021,入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AAM)院士(Fellow)
2021,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奖,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21,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张文宏领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和创新型技术的应急应用(疫情防控)
2021,日内瓦发明展览会银奖
2021,2018/2019年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优秀教师奖(复旦—复星健康梦基金)
2021,赛诺菲-细胞研究优秀论文奖(Sanofi-Cell Research Outstanding Paper Award)
2020,第六届全国多肽药物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前沿技术学术交流会胡晓愚纪念奖
2020,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多肽应用杰出贡献奖
2020,复旦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奖
2019,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
2015,上海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奖
2013,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杰出贡献奖”和“杰出教授奖”